特朗普发信欧盟墨西哥 8月1日起调高关税至30%
美国总统特朗普向欧盟和墨西哥领导人发出关税信函,宣布从8月1日起将两地商品的入口关税调高至30%。
特朗普周六(7月12日)上午在自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贴出发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信函,信中列明欧盟将面临的30%新关税,高于特朗普4月初所宣布的20%,墨西哥的30%关税也高于特朗普3月以芬太尼走私问题为由对它实施的25%关税。
在信中,特朗普要求欧盟“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准入,不向美国商品征收任何关税,以减少美国对欧盟的庞大贸易赤字”。冯德莱恩发表声明说:“美国对欧盟出口征收30%关税将对跨大西洋的必需品供应链造成干扰,伤害两地商家、消费者及病患。”她说,欧盟继续寻求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,但会采取一切必要方式保障欧盟权益,包括相应的反制措施。
欧盟原本希望与美国达成一项全面的贸易协议,包括对工业商品实施零关税,但过去数月的艰难谈判让他们意识到,如今只能希望先与美国达成临时协议,接下来再试图争取更好的条款。
据报道,欧盟与美国的谈判,在汽车和农产品关税率上陷入胶着。特朗普也宣称,经由墨西哥转运到美国、试图躲避美国关税的商品将面对更高关税,但他并未透露具体税率。
韩美关税谈判冲刺 韩国拟对农产品市场作“战略性让步”
韩国通商交涉部长吕翰九星期一说,有望在8月1日美国对韩加征25%关税前,与美方达成原则性贸易协议。
负责韩国对美关税谈判的吕翰九坦言,为达成共识,韩方或需在农产品市场上作出“策略性决定”,各方将这解读为可能在非关税壁垒或市场开放方面作出有限让步。吕翰九星期一(7月14日)在政府世宗办公大楼举行的韩美关税协商结果发布会上说,现在距离美方关税生效日不到三周,但“仍可能在20天内就框架性内容达成协议,为后续细节谈判铺路”。
据悉,吕翰九于本月5日赴美,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、商务部等高层官员会谈,就关税争端、贸易不平衡与产业合作交换意见。他指出,美方核心诉求包括降低对美贸易顺差、放宽非关税壁垒,并要求韩国在赴美投资、政府采购及相关制度上展现更大灵活性。他说:“若无法在制度层面推进改革,谈判恐难以取得实质进展。韩方正加速与相关部会和产业界协调,争取尽快派遣代表团重返华盛顿进行密集协商。”
在农业议题上,美方要求韩国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,包括解除对30个月龄以上美国牛肉的进口限制、扩大美国产稻米配额等。吕翰九说:“农畜产品谈判从来都不轻松,但也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、增强竞争力的契机。”除农业外,数码领域也是争议焦点。美方施压韩方给予谷歌精密地图输出许可,并对韩国推进中的《在线平台法》及网络使用费立法表达关切。
吕翰九回应称,部分领域必须保护,但“也存在制度优化与产业升级的空间”,强调“对敏感领域要坚守,对可调整部分应灵活应对”。分析指出,吕翰九的发言显示,韩方正在为取得关税豁免或延缓施行,准备在农产品等领域作出有限让步。吕翰九说,韩国与美国在半导体、人工智能等关键产业领域的合作方面取得“显著进展”,但美国必须降低汽车、钢铁关税。他形容特朗普课征的汽车、钢铁关税不公平,严重破坏韩美合作。
美方已于本月7日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部分韩国商品加征25%对等关税。由于韩国6月3日才完成总统大选,新政府对美谈判启动相对滞后,目前正加紧赶工,以期在最后期限前争取豁免。韩国政府高层人士透露,若首尔能提出明确的贸易赤字改善方案,美方或有条件豁免部分产业,模式可能参考先前美英达成的协议。吕翰九强调:“我们会尽最大努力避免最坏结果发生,但即便谈判未果,韩方也已做好多重预案,不会因时间压力而牺牲国家实质利益。”
中国6月大豆进口创历年同期新高 巴西供应大增
受巴西大豆丰收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影响,中国6月大豆进口量创下历年同期新高。中国海关总署星期一(7月14日)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4937万吨,同比增长1.8%。据推算,中国6月共进口大豆1226万吨,同比增加10.35%。
全球货物追踪、海事数据分析公司Kpler的数据显示,中国6月自巴西进口大豆达973万吨,而自美国进口仅约72.4万吨。官方统计的详细数据预计将在7月20日公布。
分析师说:“6月进口大增,主要是受到巴西大豆丰收和中美贸易关系紧张推动,促使中国买家增加对巴西大豆的采购。” 另有分析师指出,豆粕现货价格此前一度上涨,养殖和饲料企业因利润可观而加大采购力度,也进一步提振了进口需求。展望后市,市场普遍预计中国7月大豆到港量将达1048万吨,高于去年同期的985万吨。
报道称,中国目前尚未采购第四季度交付的美国大豆。分析人士认为,后续采购计划将取决于中美贸易磋商的进展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,长期以来巴西和美国就是中国大豆最大来源国。近年来,因中美贸易摩擦,中国加大了对南美洲尤其是巴西的大豆采购,并逐步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,以保障粮食及饲料供应安全。
中国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
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,中国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,用中国的大市场带动各国共同发展。
据中国网报道,也是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星期一(7月14日)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应询时说,今年上半年的进口增速,是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。
他指出,作为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,大宗商品约占中国进口总值的三成,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对中国进口增速的影响较大。上半年,中国原油、铁矿砂、大豆这三种商品进口均价同比跌幅都超过一成,拉低了整体进口增速2.7个百分点。
吕大良称,随着中国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内需扩大带动进口趋稳,二季度进口转为增长,而且主要是数量增长拉动,是实打实的增长。他说,一方面,工业生产平稳增长,带动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回升。近两个月,中国制造业PMI连续回升。二季度,中国高端机床、电子元件进口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加快了13.9个和7.7个百分点。
他称,另一方面,市场销售回升,拉动部分消费品进口增长。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下,前五个月,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加快。二季度,食品烟酒类和文化娱乐类消费品进口增速较快,分别增长了8.8%和10.8%,此外,日化用品增长3.1%。
此外,吕大良也通报,去年12月1日起,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%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。今年上半年,中国自上述国家进口实现了两位数增长。中国接下来还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,用中国的大市场带动各国共同发展。
来源:本文来源网络,如有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删除。